18「你愛我比這更深嗎?」--彼得授職堂

來去聖地走一遭《十八》

「你愛我比這更深嗎?」--彼得授職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後埔基督長老教會---林潔美牧師 撰文╱林頌典 攝影


加利利的海邊,距離五餅二魚堂不遠,有一座彼得授職堂,是紀念主耶穌三次問彼得「你愛我比這更深嗎?」的地方,也是在這裡主耶穌託付彼得要餵養主的羊。

約翰福音二十一章記載,彼得在主耶穌復活之後,仍然找其他的門徒出去打魚,結果辛勞整夜一無所獲。但主耶穌卻在海邊指示他們說:“把網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著。”門徒照著做,果然大豐收,捕獲了153條魚。然而恩典還不止如此而已,在他們還沒有捕到魚,還在海中拼命奮鬥時,主耶穌已經為他們在岸上準備好早餐等候著。



 


吃完早餐之後,主耶穌問彼得: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這句話連續問三次,並且三次交代他:「你餵養我的羊。」很多人不明白,為什麼主耶穌要一連三次問同樣的問題,又三次的託付。當然,這三次所用的「愛」字,在中文用的是同樣的字,看不出有什麼不同;但在希臘原文中,卻有表達出深淺關係,不同程度層次的愛。

另外,在聖經用語中,同樣的話如果連續說兩次,就表示是:很「鄭重其事」地說。在這裡連續說三次,那是「鄭重其事」地「鄭重其事」,加倍地表示這件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。想到主耶穌要離世之前,心中念念不忘的,是他流出寶血所代贖的小羊,心中不禁為主愛的長闊高深而激動著。

 

為什麼主耶穌要一連三次問彼得同樣的問題,又三次鄭重的託付呢?我想,主耶穌是認識彼得很深的很深的,祂知道彼得的個性勇敢又熱情如火,但卻衝動、魯莽且沒有耐心。我們知道,一件艱難的事工要推動,沒有勇敢又火熱的心志是燃燒不起來的。熱情的人有動力,這種動力會推動他,激勵他去完成目標。然而,要完成目標除了有勇敢和熱情是不夠的,還需要有堅定的意志力,不怕失敗挫折,堅持的忍耐,持續的奮鬥。而這些彼得是缺乏的。因此他熱情的火很容易點燃,也很容易熄滅。就像在客西馬尼園,他熱情衝動的說,就是為主死也願意。然而不到幾個小時,他就在小小的使女面前三次不認主。

這樣軟弱的缺點,彼得自己也知道,所以在主復活之後,即使見到了復活的主,還是想回去捕魚,他知道自己不配也不堪承擔主的重責大任。然而主不看他的軟弱,只看他的愛有多深。因為有愛就有力量,有愛就不怕責任又重又大又難。難怪有句話說:「女子弱者,為母則強。」主就是要彼得用這種愛,慈父的心,為母的愛來餵養主的小羊。對於如此相信他,深愛他的主,西門彼得被主的愛折服了。此後,在他一生的服事中,這樣的愛不斷的不斷的在激勵著他,終於不負所託,完成主的託付。

發表於2009/05/06 22:28 (14558閱讀)


隨機文章


回應

留言

姓名 (必填)
標題 (必填)
電子郵件
(不顯示)  
個人網頁  
內容 (必填) 
驗證碼
  看不清楚,換一張
留言後,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,請耐心等候,並勿重複留言,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