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約翰福音05章1-18節:人的活,是依靠什麼?

http://www.hpch.org.tw/photo/Photo.ashx?name=c5707a76-c1db-4dd2-9cba-c30b2503bc9c.jpg&photos=11e1dc6f-cf09-4518-ad0e-baa8a478fc8b&category=2a6ebc6e-47d3-481f-afd7-ebf4de96ff16&id=b9b6753f-ba04-46c2-9abc-fc42b2c54fc5
人的活,

是依靠什麼?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 

約翰福音05章1-18節
莊嘉信牧師

2021/3/28

兄姊!大家平安!今天這個主日有很豐富的意義,在教會曆,今天是棕樹主日,在這日主耶穌騎驢榮光進入耶路撒冷,因為許多人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祂,將衣服鋪在地上讓祂走過,並且大聲喊著說:『和撒那!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,是應當稱頌的。』(約翰福音十二章13節)他們是用迎接王的高格調方式來迎接耶穌,這是耶穌在世間短短人生中最榮耀的時刻。但是,人生無常難以預測,有上山春風得意之時,也有下山唏噓落寞之時;有掌聲響起的時刻,也有掌聲變成噓聲的時刻。這禮拜也是受難週,因為有人看見耶穌受到這麼大的榮耀,就非常忌妒,他們決議將祂的榮耀變成羞愧,就故意刁難祂、陷害祂、甚至將祂送上“最見笑”的十字架。所以這禮拜也是耶穌受難的開始,在禮拜五晚上八點,板橋六間長老教會在新民教會舉行受難週聯合聖餐禮拜,盼望有更多兄姐撥冗出來參加,紀念主耶穌的愛,因為祂的受難是擔當我們世人的罪,祂流出寶血洗清我們的罪,為我們開始一條可以通往上帝寶座前的拯救道路。

這幾天,在中國曆,也進入清明節期,清明節慎終追遠,思念所愛的親人,感恩並紀念先祖為我們所作的犧牲奉獻。所謂『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』,就是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打拼,今天我們才有甘甜的果實可吃;慎終追遠,我們要感恩感謝父母親人對我們的疼惜和照顧。其實再過幾天也是兒童節,我們看到幼小的生命在成長,心中充滿喜樂,人的一生有生、也有死,一代過一代,生命在延續,也在拓展生命的價值和意義。每一時代的每一個人都有他們應該完成的使命和工作,當我們盡自己本分,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事工,就可以像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四章7-8節所說:『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,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,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。從此以後,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,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;不但賜給我,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。』這是何等的美好,牧師相信,這也是每一個敬畏上帝的人最大的喜樂和盼望,真正榮光時刻,就是在上帝面前接受榮耀冠冕。

在這個多重意義、多重豐富意涵的主日,特別用清明思親敬祖,全教會聯合追思禮拜做主題,牧師要和大家一起來思想:『人的活,是依靠什麼?』

俄國非常出名的基督徒文學家托爾斯泰,曾在一篇小說中,提出三個值得我們嚴肅思考的真理。在這篇名為「人靠什麼生活」的小說裡說道:有一個天使因為違抗了上帝的命令,被處罰到人間生活,他需要明白、學習三個問題才能返回天庭。這三個問題第一是:人有什麼?第二是:人不明白什麼?第三是:人靠什麼生活?

這個被貶到人間的天使,在寒冷的冬天裡,又飢又寒地想躲進教堂裡避寒,不料教堂的門鎖起來了。正當他感到很絕望,幾乎要凍死的時候,恰巧一個鞋匠經過,這個貧窮的鞋匠,原本指望今天能收到欠款,好買些羊毛回家過冬,卻看到那家人貧困得連棉被都要共蓋,就不忍心催逼他們還錢。但他收不到錢,心裡充滿了挫折,知道回家一定會被老婆臭罵一頓,就在剉著等。這個沮喪的鞋匠,看見那個即將凍死的天使,他突然心生憐憫,脫下他僅有的禦寒大衣給那人穿,並且帶這個無家可歸的可憐人帶回自己的家。

鞋匠的妻子原本期待丈夫帶回做大衣用的新羊毛,誰知丈夫郤帶回一個穿著他大衣的人回來,並且要求吃飯。妻子怒氣衝天的責罵鞋匠不該把錢花在結交酒肉朋友上。鞋匠耐心地向妻子解釋如何碰到這可憐的人,並且問他:「難道妳不愛上帝嗎?」鞋匠的妻子看見這人的軟弱和欠缺,就憐憫他,將家中僅有的麵包拿出來給他們吃。這個變成人的天使笑了,因為他已經明白上帝給他的第一個問題:「人有什麼」。他明白:人有愛,能夠看見、同情、憐憫他人的軟弱和欠缺,並且願意伸出援手,給予人及時的需要與幫助。

這個天使與鞋匠同住,並且學習做鞋匠的手藝。他的手很靈巧,做出的鞋子結實耐用又好看,遠近的人都慕名來找他訂鞋。有一天,一個紅光滿面的大富翁拿了一塊上好的牛皮,要求為他做一雙長統鞋,必須一年內不脫線不走樣,這天使聽見富翁的要求,他看見站在那富翁後面的同伴,有個死亡天使正準備在天黑之前取走富翁的靈魂,但這富翁並不知道他天黑就會死亡,還想做一雙可以穿一年的鞋子,他又笑了,因為他明白了上帝給他的第二問題:「人不明白什麼」。人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。當人用心計較在為自己預備自以為需要的一切東西時,郤不知道自己最寶貴的靈魂,就是人的生命,其實是在上帝手中,而知道人真正需要什麼,並且為他準備好一切的是上帝,而不是人自己。

不知不覺這個天使在鞋匠家住了六年,他耐心等待上帝向他啟示第三個真理:人靠什麼生活。有一天,一位太太帶著兩個小女孩來定做鞋子,這對雙胞胎姊妹其中一個左腳跛了,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,在量尺寸時,那位太太說起自己其實並不是這對雙胞胎姊妹的親生母親,她們的母親在生下她們後,一天就死了,而她們的父親在她們還未出生前三天,在樹林砍樹,不幸被一棵樹壓死了,這對出生即成孤兒的雙胞胎姊妹,由於沒有其他親人可以照顧她們,就被送到那位仁慈、富有卻不孕的太太家中,這位太太像照顧自己的親生女兒般疼愛她們。六年了,她非常的愛她們,為她們流眼淚,視她們為生活中最大的喜樂。

天使聽見這婦人的心聲,他再度笑了,因為他終於明白第三個問題的答案。人靠什麼生活呢?人是依靠著上帝的恩典慈愛而生。原來六年前,這天使受上帝差遣,要去取這雙胞胎姊妹母親的生命,但這可憐的母親苦苦哀求說:「孩子已經沒有父親,如果再失去母親,她們一定活不成。」天使因為相信孩子沒有父母親照顧,一定不能活,就違抗了上帝的命令,沒有取她的靈魂。但是上帝命令別的天使去把孩子母親的靈魂取來,並且要他去人間學習,明白三個真理就是:人有什麼?人不明白什麼?以及人靠什麼生活?

天使說:「當我降到人間的第一天,天寒地凍,我幾乎要凍死。我所以能夠活下來,並不是因為我有照顧自己的能力,而是因為一個路過的人心裡有愛,因為他和他的妻子心中上帝的愛,願意憐憫我並愛護我。那對孤兒所以能夠活下來,不是因為她們的母親照顧她們,而是由於一位陌生婦人心裡有愛,她憐憫她們,並愛護她們。人類所以能夠在艱難中活下來,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自私顧自己,而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愛,這愛讓生命能繼續延續下去。」

親愛的兄姐,當我們在追思我們的親人時,豈不因為他們曾經在我們的生命中撒下愛的種子嗎?因為有愛,生命能夠延續下去;因為有愛,生命中充滿喜樂歡笑。在給出自己的愛和接受別人的愛之時,感到生命很有價值、很有意義,也非常滿足。愛,讓生命更加豐盛。主耶穌正是因為愛,降生在這世間,在耶穌33年短暫的生命中,祂將上帝的愛向我們顯明。若不是對人有這麼長闊廣深的愛,祂怎樣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呢?祂為我們犧牲,讓我們能得著豐盛的生命。那我們又如何才能享受到祂所給予的豐盛生命呢?今天牧師藉著托爾斯泰的這篇小說,要說明聖經的真理是:『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裏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』(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)自私為自己的人,最後連自己的生命也失喪;歡喜與人分享上帝的愛,看是愚笨,其實卻會產生出更多的生命出來。一個人要享受真正豐盛的生命,沒有其他方式,只有將上帝的愛確確實實的執行在軟弱欠缺者的身上,這就像在撒種,撒出去的越多,將來收成的豐盛,並且上帝會恩上加恩、力上加力,給我們超過三十倍、六十倍、一百倍的祝福。

從托爾斯泰的這篇小說:「人靠什麼生活」,我們再回來看聖經約翰福音五章1-9節所記載,那位病了三十八年的人。牧師要大家來想想看,這個人病了三十八年,在他生病這三十八年當中,他依靠什麼生活?如果不是有人憐憫他,帶他來到畢士大的池子旁,每天拿食物給他吃、拿衣服給他換洗,並為他打理整理、清潔身上的污穢,他如何能渡過這三十八年中的每一日每一餐呢?人靠什麼生活?強壯者以為靠著自己的力量,聰明者以為靠著自己的智慧聰明,有能力者以為靠著自己的財富、金錢、權勢、地位、名聲等,但上帝郤要對他說:無知的人哪!今夜必要取你的靈魂,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?(路加福音十二章20節)

人靠什麼生活呢?這個病了三十八年的人,可能是在畢士大池邊等候醫治的眾多病人中,等候時間最長久的。他是這麼的軟弱無助,就躺在最靠近池子的旁邊,但是當水動的時候,他郤無法第一個跳下去求得醫治。像這樣的人,他有什麼辦法可以養活他自己呢?牧師相信,這三十八年,這麼長久的時間,都是靠別人的愛心、憐憫他、照顧他,才能使他活到耶穌出現的時刻。但是,很遺憾的是,在約翰福音五章10-18節中,我們看到了「宗教」與「生命」的衝突對立。第10節記載:「那天是安息日,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,今天是安息日,你拿褥子是不可的。」那人在畢士大池邊已經躺了三十八年,但是那些猶太人並不認識他;沒有關心,就不會認識。沒有愛的人生,只有冷漠,只有責備和埋怨;這樣的生命是沒有價值、沒有意義的;這樣的活好像活死人。這些猶太人並不關心這病了三十八年的人為什麼得醫治,能夠拿褥子走,他們只關心這人在安息日做這件事是不合律法的(不合宗教法規)。

兄姊!宗教若不能釋放人的生命脫離綑綁、得到真正的自由,這樣的宗教帶給人的只是教條,沒有生命。耶穌來,是要給人帶來真正的生命、豐盛美好的生命,通過關心、通過憐憫,祂要我們好好的活著,真正的活著、活在祂的愛中、活在遵行祂美好旨意的裏面。這個病了三十八年的人,一生都活在猶太宗教裡,他在聖殿的畢士大池邊,苦苦等候了三十八年之久,多少節期過去了,多少安息日過去了,多少熟讀經書的文士、法律賽人經過,但是他軟弱、枯乾的生命和身體都沒有得到醫治,直到耶穌來,耶穌只用一句話:「起來,拿你的褥子走吧!」他就立刻得醫治。上帝的話就是生命,就是能力,生命的靈一進入我們耳中、心中,立刻讓我們靈、魂、體全都得著醫治。

約翰福音五章39-42節,耶穌對猶太人說:「你們查考聖經,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,給我作見証的就是這經。然而,你們不肯到我這裏來得生命。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,但我知道你們心裏,沒有上帝的愛。」宗教的功用其實就是路標,要指引人通往永生的路,要教導人如何親近上帝來得著永活的生命。宗教本身並不是生命,但是通過信仰活出愛的生命,就是寶貴的人生。

兄姐!這一生中,最值得你紀念、感恩的,豈不是那個把許多愛的種子撒在你生命中,讓你的生命像盛開的美麗花園,充滿歡笑的人嗎?豈不是那些能夠鼓舞你的信心,常常安慰、鼓勵你的人嗎?因為有愛,人的生命充滿美好。其實說到底,人生最重要的,就是愛和關係。當我們走到人生的終點,在最後幾週回想起的,就是愛和關係。牧師相信,很少人會在臨終前,後悔自己工作太少,更多的是後悔沒有多花時間陪伴家人。有人說,人生短暫,我們要登上二座山頭,一座是為自己,一座是為別人。如果我們這一輩子都只是為自己而活,那只有完成了第一個山頭,但如果願意付出,甘心為他人犧牲奉獻和人分享自己的所有,那就是為第二座山努力,人生必定更加幸福,生命也充滿豐盛並且更加美好。

願上帝活潑、大有能力的生命注入我們軟弱的生命中,我們就不是躺著不能動的病者,而是能夠起來,拿著褥子走的人。願上帝豐盛的愛像活水一樣湧進我們心裏,使我們思想生命真正的意義,就是依靠上帝,活出真正的愛,能夠看見別人的需要,並且願意關心看顧比我們更軟弱的人。因為,只有心裏有上帝的愛的人,才能享受到真正豐盛有意義的生命。

發表於2021/04/09 14:10 (3614閱讀)


隨機文章


回應

留言

姓名 (必填)
標題 (必填)
電子郵件
(不顯示)  
個人網頁  
內容 (必填) 
驗證碼
  看不清楚,換一張
留言後,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,請耐心等候,並勿重複留言,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