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/24-認識生命的主,才會珍惜生命

◎經文:
「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:“到那日,這事在餘剩民眼中看為希奇,在我眼中也看為希奇嗎?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。」撒迦利亞書八章6節

◎真實人生:
「寧可缺手,但無缺憾」一書是萊納‧施密特牧師真實的生命光景。萊納‧施密特於1965年2月18日出生於德國波昂附近的德洛特。他一出生就是父母的一大打擊:他雙手沒有下臂,左上臂有個小肉瘤,這就是他的大姆指。他的右腿特別短小,還帶有紅綠色盲,是個典型的多重障礙孩童。父母本覺得他的殘障是一種羞恥,但是虔誠的基督教信仰幫助他們克服了這種愧疚與羞恥,並教導施密特應該「正向」地面對自己的殘缺。於是,他很愉快地跟兄弟姊妹和村中同伴一起成長,從未覺得自己是個「殘障孩童」。直到進入特殊教育的學校之後,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屬於殘障的一群,被社會貼上標籤,因此開始認真面對自己限制的問題。

12歲因興趣開始接受嚴格的桌球訓練,2004年雅典奧運時獲得個人的銀牌、團體的金牌,成為聞名世界殘障奧運桌球界的知名選手,特別是因為手部與腳部多重殘疾,卻選擇了對自身殘障部份最具挑戰性的運動項目,這是他最令殘障桌球界的各國選手佩服的地方。2008年北京殘奧會時,新華社報導中稱他為:殘奧會「七朝元老」,賽場英雄,生命強者。

26歲時因想透過信仰與神學的探究,連接自身殘障的生命問題,進入博伯塔與海德堡大學神學院就讀神學。2000年封立牧師,並在波昂的教育神學中心擔任部門負責人。同時也受邀在各企業、民間團體進行教育、心理、生命教育等主題的演講,並擔任殘障桌球的客席教練。

對於自己身體「殘障」這件事,萊納‧施密特牧師笑著說:「其實平常很少感受到。」主要有三個原因:
第一.,他周圍的人大部分都視他為「一般人」,不管是朋友、家人或工作夥伴,並沒有給他什麼「特惠待遇」,更不會帶著「同情」的眼光看他。
第二,信仰是他最重要的支柱。他深信,上帝不會因為人的外型差異而有所偏心有手或沒有手,對於上帝都是一樣的,上帝都有美好的旨意,反而是「人」錯看這些差異
第三,他認同自己目前的使命,透過有意義的工作來幫助許多人,同時也肯定了自己

萊納‧施密特牧師受邀於2009年10月來臺訪問,敬請期待!

◎默想:
某智者說:「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,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,以至能珍惜生命。對一個不了解生命的人而言,生命對他來說,是一種懲罰。」要懂得生命,必須認識生命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。
多少人身體健全心靈殘缺,是因靈魂空虛混噩,不知活著有什麼意義,因他不認識生命的主。萊納‧施密特牧師透過自己多重障礙的身體,見證、認識生命的主,才懂得生命;
認識生命的主,才會珍惜生命;認識生命的主,才能靠祂活出豐盛的生命。

◎生活小語:
關鍵不在於「能不能做」,而在於「想不想做」。我想做,我就能做得到。

◎禱文:
行神蹟的上帝,讓我的生命因更認識祢而日日有神蹟在我的生活裡。

發表於2009/02/14 00:08 (5572閱讀)


隨機文章


回應

留言

姓名 (必填)
標題 (必填)
電子郵件
(不顯示)  
個人網頁  
內容 (必填) 
驗證碼
  看不清楚,換一張
留言後,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,請耐心等候,並勿重複留言,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