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以賽亞書42章01-09節:壓傷的盧葦,祂不折斷

壓傷的盧葦,祂不折斷         

以賽亞書42章01-09節
林潔美牧師

2009/6/21

今日特別要來關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的事工,這幾年長老教會以「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」來關心整個台灣社會,並且聯結於國內外的宣教事工。主要事工有:
一、宣揚福音:教會再發展與事工更新、一領一宣教運動、差派海外宣教師、族群與族群宣教等。
二、信仰生命的培育:祈禱靈修、靈性形成、新眼光讀經運動、禮拜更新、校園生命教育、事工人才培訓等。
三、愛心的服事:關懷弱勢行動、急難救助行動、關懷弱勢教會傳道事工。
四、社會改造:社會心靈改造、原住民產業發展、高齡與少子化關懷等。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呼籲:總會是咱的,請咱共同來關心。

藉著今天的聖經節,先知以賽亞要與我們分享的是:上帝有豐富的憐憫恩典、祂在人身上奇妙的作為,是遠超過人所求所想的,我們可以堅定的來信靠祂。首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小故事〈破水桶的用處〉:從前在鄉下,水資源不是那麼方便,有一個挑水伕,每天用一根扁擔挑著兩桶水,從河邊走過一片山坡地,把有限的水資源,辛苦的送到主人家裏。但是,兩個水桶中,有一個出現一條小裂縫,因此沿路不斷滴落出來,送到主人家裏,竟然剩下不到半桶水。

沒多久,挑伕對這個破水桶開始感到不滿,想要換一個新的水桶。一天早晨,挑伕決定最後一次用這個破水桶,把水送到主人家後,就把它仍掉。但是很奇妙的,這天,當他挑著水要返回主人家時,走著走著,突然注意到,曾幾何時,小徑一旁竟開滿五顏六色的花!繽紛可愛!挑伕不知不覺停下了腳步欣賞這片花團錦簇。「這些花是怎麼長出來的呀?為什麼只有這邊有,另一邊沒有呢?」挑伕納悶地想著,看了看身旁的破水桶,才恍然大悟地笑著說:「呵呵,原來是你立下的功勞啊!」

親愛的兄姐,咱是不是很容易看不起那些看起來好像是沒有用的東西呢?一般人都喜歡完整無缺的、沒有裂縫的水桶,因為它能提供足夠的水給主人家裡喝。那個有裂縫的破水桶,看起來就是有缺陷,應該要丟掉了,因為它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水給主人家裡喝。然而在這破水桶的身上,上帝卻另有其他作為,它所滴漏出去的水,也不是白白浪費掉,上帝用這些漏出來的水滋潤了土地,讓它所經過的路旁,都開滿了美麗的花朵。

這故事提醒我們,每件事情若能用上帝的眼光來看,一定都可以找到值得感恩的理由。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這樣說:「人生不如意的事,十有八九。」這是確實的,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十全十美,毫無缺憾;雖然在咱的生命總有一些讓人傷痛的遺憾,但是我們若能用上帝的眼光來看,一定會發現上帝在那裡已經撒下恩典的種子。

親愛的兄姐!過去、現在,我們的眼淚、汗水不斷流出,因為心裡有許多委屈憂傷艱苦煩惱,我們的生命就像那個破水桶一樣,好像不斷有水漏出來一樣。請交給上帝,請將我們看作是損失的、是不好的,交給上帝,讓上帝來工作,當我們願意,當我們甘願順服之後,我們無法想像,將來在我們的生命中將會開出何等繽紛美麗的花。所以,當我們在看自己或別人的不足或缺陷之處,不要抱怨,不要洩氣,我們需要懇求慈愛天父上帝的幫助,賜給我們智慧,在生命的土攘裏撒下希望的種子,讓每個人雖然有不足或缺陷的地方,卻都能擁有最佳的位置,發揮出生命無限的可能性,創造出讓人難以想像的精采和美麗。

先知的一項工作,就是能預見未來。在以賽亞書中特別有四首被稱為『僕人之詩』,這四首的『僕人之詩』:
第一首是42:1-4
第二首是49:1-6
第三首是50:4-9
第四首是52:13-53:12。
在這四首『僕人之詩』之中,先知以賽亞預見將來有一個人是從上帝那裡差派來的,他描述這位上帝差派來的人,他來不是高高在上,不是讓人服事祂,不是不知人間疾苦;相反的,祂來是要服事人,祂比你我更嚐遍困苦憂傷,深知人的軟弱、艱苦,所以祂能帶給人完全的安慰和平安。這個人雖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尊貴者,卻站在卑微僕人的位置上、做僕人的工作,並且忠心完成所交托的使命。

很奇妙的是,將這四首『僕人之詩』印證在耶穌基督身上,對證祂在世間的行事作為,居然完全符合,以致於從十七世紀開始,理性主義大發威,凡事都要講求看見証據才能相信之時,就有很多聖經學者強烈的懷疑,以賽亞書這後半段,可能是主耶穌時期的基督徒,他親眼看見耶穌所作的事,特定為耶穌所寫成的『僕人之詩』,卻假稱是先知以賽亞所寫。

然而這項假設在1947年被聖經考古所推翻,因為1947年在靠近死海的曠野昆蘭那地方,發現死海古卷,又稱為昆蘭古卷,這些古卷是距離主耶穌出生前的一、二百年,居住在那裡的愛色尼人所抄錄的。將在昆蘭所發現的聖經來拿和我們現在所讀的舊約聖經相對照,目前除了以斯帖記還未找到之外,其他都有,而裡面有21卷的以賽亞書,和我們現在所讀的以賽亞書比對,一字不差。這些昆蘭古卷的發現是二十世紀最大的神蹟,它為我們證實,二千多年來,這本聖經完全沒改變,確實是可靠的。因為上帝的聖言交托給猶太人〈羅3:2〉,他們一點一畫不敢變更,忠忠心心的紀錄下來。難怪主耶穌會說,天地都廢去了,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,都要成全〈太5:19〉。感謝上帝,祂知道我們信心不足,特讓古卷適時出土。

親愛的兄姐!天地都要廢去,上帝的話語、上帝的應許,一句都不落空,都要成就。請咱將驚惶害怕不安的心,安定在上帝的話語中,緊緊抓住上帝的應許中,祂必定不會讓你失望。因為咱的上帝是憐憫的上帝、是滿有恩典慈悲的上帝、祂更是公義信實的上帝。今天我們所讀到的經文以賽亞書以賽亞書42章1-9節,這些經節在新約聖經馬太福音十二章18-21節被引用來描述耶穌基督這位上帝所扶持、所揀選、心所喜悅的僕人,祂的個性是謙卑溫柔、憐憫慈愛又公義真實,祂深知我們。我們看到四福音書裡的耶穌基督,當人有任何的需要,來到祂的面前,祂幾乎都是「照著你的信給你成就」,祂是完全跟心靈憂傷的人的人站在一起,祝福於生命有破口的人身上,讓人看見,生命雖然有不完全,但上帝仍然用慈愛憐憫光照他,上帝的恩典絕對夠用。

蒲公英月刊2007年10月號有一篇很感人的文章,標題是「我那殘缺的完美哥哥」:勞倫斯哥哥比我大四歲,他出生就患有先天性「肌肉萎縮症」,他不能走路,手臂與腳無法伸直,也不能坐直,一生都是彎著身體在地上爬行,他需要有人幫助,才能上廁所、爬上椅子或睡上床。家人為了哥哥的病嘗試過各種診療方式,卻都徒勞無功,只感到身心疲憊。

哥哥漸漸長大,病情卻越來越嚴重,但因我與他一同長大,所以我並不像其他人一樣,注意到他的殘疾,我們一起玩,有時也會吵吵鬧鬧、打架、互相嫉妒。他比我更具有特殊才華,高一時,成績顯示他已達大學二年級的程度。隨著成長,哥哥的人生變得愈困難,當他看著同齡青少年自在玩耍,享受交女朋友的甜蜜;我相信,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椎心刺痛,我很後悔當時並不能了解他的痛苦,只知道他一天比一天衰弱,到十七歲那年,終至無法救治而離世。

哥哥的人生,比我所能想像得更艱難,即使在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抱怨時,他都以最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;更從未放棄自己,總是竭力奔跑人生賽程,無論遇到多大的艱難困厄,明知事情不會更好,但他都以微笑面對。這樣的人生觀影響了我,無論在那個角色崗位上,總要努力去幫助人,對身邊的人釋出關懷善意。因我知道,每個人內心中,都在尋找同樣的東西,就是生命裡最真實的滿足與快樂。

幾年前,我在出勤任務時遭受攻擊,傷勢垂危,醒來時已變城肢體殘障者,但我並未因此沮喪。周圍的人見我面對這殘酷事實的反應,感到很奇怪?!但我深知,這完全是受哥哥的影響;是他讓我看見,面對人生無法改變的缺憾時,應該有轉換心境的剛毅勇氣,以及正面迎向陽光的積極生命態度。

如果,所有人都能欣賞自己所擁有的,不因貪婪而去試圖欺騙、傷害他人,就能帶來真正的幸福。如果我們能不期待回報的幫助人,這世界就會更好。去年我回到故鄉,來到哥哥的墓前,內心無比激動!我的哥哥勞倫斯,他的身體雖然殘缺,但卻為他的人生留下了完美的句號。

親愛的兄姐,面對人生中,有很多缺憾是我們無法選擇也無法改變時,唯一讓我們有尊嚴選擇的,就是我們的心的自由選擇。我們選擇要用怎樣的心態來面對,就決定了自己是在享受或忍受。其實,我們的煩惱、不滿、氣憤、埋怨都無法改變事實,也不能讓事情或環境變得更好,然而,當我們在困境中,選擇仍然要以感恩喜樂的心來面對,要用正面的角度,迎向陽光的積極生命態度來思想每一項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故事,會發現,一枝草一點露,上帝恩典都夠用,這樣的想法,不是自我安慰的阿精神,而是定根在對創造生命的主上帝完全的依靠、絕對信賴。兄姐,請聽主恩典的話:「壓傷的蘆葦,祂不折斷;將殘的燈火,祂不吹滅,」何況你我是祂所愛的,是祂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所救贖的,祂必愛你到底。
發表於2013/01/26 11:26 (10136閱讀)


隨機文章


回應

留言

姓名 (必填)
標題 (必填)
電子郵件
(不顯示)  
個人網頁  
內容 (必填) 
驗證碼
  看不清楚,換一張
留言後,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,請耐心等候,並勿重複留言,謝謝